打碎瓶子的勇氣
莫爾斯法則: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於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。
提出者:著名管理顧問詹姆斯·莫爾斯
案例故事:
培訓班上,企業界的精英們正襟危坐,等著聽 管理 教授的關於企業運營的報告。門開處,教授走進來,左手提著個大包,右手擎著個漲得圓鼓鼓的氣球。精英們很奇怪,但還是有人拿出筆和本子,准備記下教授精辟的分析和坦誠的忠告。
“噢,不,不!”教授說道,“你們不用記,只要用眼睛看就足夠了,我的報告將非常簡單。”教授從包裏拿出一只開口很小的瓶子放在桌上,然後指著氣球對大家說:“誰能告訴我怎樣把這只氣球裝到這只瓶子裏去?當然,你不能這樣,嘭!”教授滑稽地做了個氣球爆炸的手勢。
衆人面面相觑, 都不知 教授葫蘆裏賣的什麽藥,終於,一位精明 幹練的 女士說:“我想,也許可以改變它的形狀……”
“改變它的形態?嗯,很好,你可以爲我們演示一下嗎?”
“當然。”女士走到台前,拿起氣球小心翼翼地捏弄。她想利用橡膠柔軟可塑的特點,把氣球一點點塞到瓶子裏。但這遠遠不像她想得那麽簡單,很快她發現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,於是她放下手裏的氣球,道:“很遺憾,我承認我的想法行不通。”
“還有人要試試嗎?”沒人回答。
“那麽好吧!讓我來試一下。”教授道。他拿起氣球,三下二下解開氣球嘴上的帶子,“嗤”地一聲,氣球變成一個軟耷耷的小袋子。教授把這個小袋子塞到瓶子裏,只留下吹氣的口兒在外面,然後用嘴銜住,用力吹氣。很快,氣球鼓起來,漲滿在瓶子裏。教授再用帶子把氣球嘴兒紮緊。“瞧,我改變了一下方法,問題解決了。”教授露出了滿意的微笑。
教授轉過身,拿起筆在寫字板上寫了個大大的“變”字,說:“當你遇到一個難題,解決它很困難,你可以你的方法。”他指指自己的腦袋,“思想的改變。現在你們知道它有多麽重要了。這就是我今天要說明的。”
精英們開始交頭接耳。教授按按雙手,示意大家安靜,然後說:“現在,我們做第二個戲。”他的目光將衆人掃視一遍,指著一個帶眼鏡的男子說,“這位先生,你願意配合我完成這個遊戲嗎?”“願意。”“眼鏡”走到台前。
教授說:“現在請你用這只瓶子做出五個動作,什麽動作都可以,但不能重複。好,請開始。”
“眼鏡”拿起瓶子、放下瓶子、扳倒瓶子、豎起瓶子、移動瓶子,五個動作瞬間完成。教授點點頭,道:“請你再做五個,但不要與剛才做過的重複。”
“眼鏡”又很輕易地完成了。“請再做五個。”
等教授第五次發出同樣的指令時,“眼鏡”已滿頭大汗,狼狽不堪。教授第六次說出“請再做五個”時,“眼鏡”突然大吼一聲:“不!我甯願摔了這瓶子也不想再讓它折磨我的神經了!”“眼鏡”把瓶子重重地放在台上,憤憤地走回到自己的座位。
精英們笑了,教授也笑了,他面向大家:“你們看到了,‘變’有多難!連續不斷地‘變’幾乎使這位先生發瘋。可你們比我還清楚,商戰中‘變’有多麽重要。我知道那時你們就是發瘋也要選擇‘變’,因爲不變比發瘋還要糟,那意味著死亡。”
現在,精英們對這場別開生面的報告品出點味兒來了,他們微笑地互相交換著目光。
停了片刻,教授又開口了。“現在,還有最後一個問題,這是個簡單的問題。”他從包裏拿出一只開口很大的瓶子放到台上,指著那只裝所球的瓶子說:“誰能把它放到這只新瓶子裏去?”
精英們都看到這只新瓶子並沒有原來那個瓶子大,直接裝進去是根本不可能的。但這樣簡單的問題難不住頭腦機敏的精英們,一個高個子中年男人走過去,拿起瓶子用力向地上擲去,瓶子碎了,中年人拾起一塊塊殘片裝入新瓶子。
教授點頭表示稱許,精英們沒人對中年人的辦法感到意外。這 時 教授說:“先生們,這個問題很簡單,只變改變瓶子的狀態就能完成。我想你們都想到了這個答案。但實際上我要告訴你們的是:一項改變最大的極限是什麽。瞧”,教授舉起手中的瓶子,“就是這樣,最大的極限是完全改變舊有狀態,徹底打碎它!”
教授看著他的聽衆們,補充道:“徹底的改變需要很大的決心,如果有一點點留戀,就不能真的打碎。你們知道,打碎了它就是毀了它,再沒有什麽力量能把它恢複得和從前一模一樣。所以當你下決心要打碎某個事物時,你應當再一次問自己,我是不是真的不會後悔?”
講台下面鴉雀無聲,精英們琢磨著教授話中的深意。教授收拾好自己的包,說:“感謝在坐的諸位,我的報告完了。”然後他飄然出去。
打破瓶子,也就是打破舊的觀念束縛,是自我否定,自我超越,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,需要擅於革故鼎新的智慧,需要堅定必勝的信心。只要擁有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,就能擁有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