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知魚樂
莊子在濠水橋上與著名的哲學家惠施一起散步。當他看見魚兒在水中悠然自得時,便對身邊的惠施說:“這是魚兒的樂趣啊!”
惠施不以為然的反問莊子:“你不是魚,怎麼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?”莊子反問說:“那麼,你不是我,怎麼知道我不瞭解魚的樂趣呢?”
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,惠施辯解道:“我不是你,當然不知道你的感覺。你本來就不是魚,你肯定也不會知道魚的感覺。”
莊子認為兩人爭論的焦點是“你問我怎麼知道魚兒的快樂?這是你承認我瞭解魚的樂趣以後才會提出的問題。”於是他告訴惠施:“那是因為我在橋上的心情很高興,所以我就認為魚兒在水中也是很快樂的。”
故事寓意:莊子的觀點是,人既可自知,又能感知其他事物。的確,人在不斷的修正自己、修養自己的情況下,是能達到道家所謂「返本歸真」的境界的。反觀惠施的觀點,則是以為人只能自知,而不能他知。真正原因是人們在漸漸迷失本性的當下,一切純真的本能也隨之一點一滴的在流失造成的。
小馬過河的啟示
小時候,看過一則故事,題目叫“小馬過河”。故事講的是一匹小馬幫媽媽送糧食,路上要過一條小河,因為不知深淺,所以在河邊徘徊來徘徊去。在猶豫不決時,它先後問了牛伯伯和小松鼠。牛伯伯告訴它,河水不深,才到它的小腿。而小松鼠卻說,河水很深,勸它不要過去。拿不定主意的小馬只好去問媽媽。媽媽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。小馬小心的試探著,最終一步一步的淌過了河。它明白了,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,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麼深。
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也是如此:對於自己並不了解的人和事,切不可人云亦云,只有自己親自試過、接觸或了解過才知道情形到底如何。
留言列表